ARD | 单细胞多组学揭示狼疮肾炎肾脏中存在活跃的滤泡外B细胞和颗粒酶K阳性CD8 T细胞应答
- 来源:未知
- 作者:bmjchina
- 日期:2024-12-02
- 分享:
主要发现:
近日,BMJ旗下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期刊在线发表了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扶琼主任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张晓明教授团队合作,题为《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s reveal potent extrafollicular B cell response linked with GZMK+ CD8 T cell activation in lupus kidney》的研究。该研究通过单细胞多组学技术,首次发现狼疮肾炎(LN)患者肾脏组织局部存在活跃的B细胞滤泡外免疫应答,这与其邻近的颗粒酶K阳性CD8 T细胞在肾组织内的高度浸润和活化密切相关,揭示了LN肾脏中的致病性免疫微环境,为LN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原文献信息: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肾脏是SLE最常累及的器官之一,高达三分之二的SLE患者会在发病5年内出现LN临床表现,而在LN诊断后的10年内,5-30%的患者将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LN的核心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探索基于LN具体发病机理的靶向精准治疗,是当前风湿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该研究首先通过单细胞测序(scRNA-seq)和单细胞免疫组库测序技术(scBCR/TCR-seq)对6例LN患者肾脏穿刺标本和配对外周血进行检测,首次从分子水平证实了LN肾脏存在以年龄相关B细胞(ABCs;又称为非典型记忆B细胞,AtMs)和ASCs为特征的滤泡外免疫应答,具体表现在:LN肾组织存在大量ABCs和ASCs,且ABCs和ASCs之间存在潜在的分化联系;与外周ASCs相比,肾脏ASCs存在以IGHG1和IGHG3型为主的克隆扩增,而克隆多样性明显下降,且肾脏ASCs基因突变频率明显降低;存在肾脏特异性BCR克隆,其中相当一部分序列属于IGHV4-59家族。在T细胞方面,结合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技术,发现颗粒酶K阳性(GZMK+)CD8 T细胞是在LN肾脏浸润程度最高的CD8 T细胞亚群;其在肾脏中的浸润程度与LN病情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提示GZMK+ CD8 T细胞可能是介导LN肾脏损伤的核心T细胞亚群。进一步分析提示LN肾组织GZMK+ CD8 T细胞与ABCs在肾脏中的浸润程度正相关,两群细胞共同参与形成肾脏TLS,并且炎症、应激等通路在这两群细胞中均发生了高度活化。肾脏GZMK+ CD8 T细胞高表达IFNG,存在高度活化的II型干扰素通路,体外功能实验发现该群细胞可通过分泌IFN-γ和IL-21促进ABCs的分化。
综上,通过单细胞多组学技术,该研究揭示了LN肾脏中滤泡外B细胞应答的特征,发现GZMK+ CD8 T细胞可能是参与LN致病的核心T细胞亚群,并通过与ABCs互作形成狼疮肾脏致病性免疫微环境,上述结果为LN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扶琼主任和中科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张晓明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仁济医院风湿科吴春梅主治医师和中科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江珊、陈泽川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扶琼,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副主任,上海市风湿病学会青年副主任委员,致力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和转化研究,担任多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的主要研究者,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面上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课题。 张晓明,二级研究员,国家级领军人才,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1)B细胞与创新抗体发现;2)疾病免疫微环境与免疫治疗。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战略先导项目课题等项目。 关于 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致力于促进最高水平的科学交流与教育。期刊内容涵盖肌肉骨骼、关节炎和结缔组织疾病等所有风湿病学相关的基础、临床和转化研究。 收稿率:14% 官网:ard.bmj.com
出版频率:月刊
出版速度:
投稿至初步决定:33天(中位时间;含外审)
接收至发表:20天(中位时间)
2023年影响因子: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