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BMJ Case Reports | 钓鱼需谨慎!9厘米铅坠致眼眶穿透伤罕见案例

  • 来源:未知
  • 作者:bmjchina
  • 日期:2025-07-21
  • 分享:

近日,BMJ Case Reports期刊报道了一例由9厘米铅坠导致的罕见眼眶穿透伤案例。该病例详细描述了一位中年男性在钓鱼时,铅坠意外射入眼眶后的诊治过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团队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了异物位置及眼球完整性,成功借助内镜导航系统安全取出异物,随后及时发现并处理了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突显了此类高风险眼眶外伤的处理规范及重要性。

 

原文献信息:
Penetrating orbital injury by a nine-centimetre lead sinker

Lei C, Li Y, Zhou H, et al.

BMJ Case Reports CP 2025;18:e265477.
doi: 10.1136/bcr-2025-265477

急诊入院快速明确病情
患者急诊入院后快速查体,见铅坠经泪阜旁结膜插入右眼眶内,伴右眼睑明显肿胀、睁眼困难及眼球运动受限,视力仅存光感。为规避金属异物导致CT伪影干扰(下图A),同时行X线眼眶正侧位片(下图B,C)检查,明确铅坠嵌入眶下裂(毗邻颅中窝前界)但尚未进入颅内,且眼球结构完整。

 

 

内镜导航手术精准取出异物
安排急诊手术取出异物。直接牵拉异物触发严重迷走神经反射(心率骤降至20次/分),紧急静注阿托品抢救后,改用内镜导航系统经结膜入路,精准暴露眶底壁及眶下裂,发现铅坠撞击形成的倒刺状凸起嵌顿于骨隙,轻柔分离后完整取出。

 

内眼损伤的诊断及处理
术后一周患者视力恢复至0.1。尽管眼球结构完整,经术后超广角眼底成像显示,出现颞下方玻璃体积血及视网膜脱离,行微创玻璃体切除及硅油填充术。术后3个月患者视力恢复至0.2,眼球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血铅含量正常。

 

临床启示
该病例展示了钓鱼不慎可引发的严重后果。正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范先群院士领衔的《中国眼眶异物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中指出,眼眶异物重者可因经眶颅沟通异物继发颅内感染导致死亡,需防治感染、抑制炎性反应、适时取出异物、适当处理并发症。团队提醒,钓鱼爱好者钓鱼时应佩戴护目镜加强防护。

 

作者信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视觉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钟思思医生为本文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雷超宇为本文第一作者。周慧芳教授、李寅炜副主任医师共同参与了病例诊治和研究指导工作。

 


关于 BMJ Case Reports

BMJ Case Reports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病例报告库以及简明的同行评审病例报告合集,包含多个学科的丰富病例,致力于帮助医疗工作者、研究者和其他相关人员获得临床常见病与罕见病的重要信息。该合集是全球容量最大的网络病例报告平台,目前已发表了来自数十个国家的超过3万篇病例报告。

 

收稿率:49%

出版频率:连续出版

出版速度:

      投稿至初步决定:50天(中位时间;含外审)

      接收至投稿:16天(中位时间)

2024年影响因子:0.5

 

期刊官网:casereports.bm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