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精选
Content Selection
你在读吗?
Are You Reading?
[The BMJ] 冠心病的患者,您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吗?
- 来源:未知
- 作者:姚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日期:2016-05-01
- 分享:
在同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NSAIDs的心梗后患者中,给予PPI药物能够减少胃肠道出血风险。
导读:The BMJ 在2015年10月发表的最新研究指出,在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心梗后患者中,如果无法避免应用NSAIDs(非甾体抗炎药)药物,应同时给予PPI(质子泵抑制剂)药物治疗,可以降低胃肠道出血风险。
为减少血栓形成,抗血栓治疗广泛应用于心肌梗死后,但同时增加出血风险。考虑到抗血栓药物与NSAIDs合用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现有指南不建议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应用NSAIDs类药物,但由于疼痛等常见原因,数据显示将近40%患者仍频繁使用,医生也同样开处方。虽然指南建议,为减少降低胃肠道出血,需要在高风险人群中应用PPI,但是在普通人群中,PPI有多大益处呢?
来自丹麦的全国队列研究探讨了上述问题。研究共纳入82900名心梗后患者(平均年龄67岁,男性占64%),平均随访5.1年,全部患者使用至少一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其中42.5%的人出院后使用一种或多种NSAIDs(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和罗非昔布;非选择性:布洛芬、扶他林和萘普生),45.5%的人使用过PPIs(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和埃索美拉唑镁),12.8%的人合用NSAIDs和PPIs,共3229名患者出现了胃肠道出血,在使用NSAIDs药物的患者中出血概率是2.1/100人年,合用PPIs中患者出血概率是1.8/100人年。在不考虑应用何种类型的抗血小板、NSAIDs和PPI药物,使用PPI药物与未使用的患者相比,胃肠道出血风险降低28%(HR 0.72 ,95%CI 0.54-0.95)。因此,作者建议:在不考虑胃肠道出血风险程度时(言下之意,即便风险很低也满足),在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心梗后患者中,如果无法避免应用NSAIDs药物,医生需要考虑同时给予PPI药物治疗。
该研究不足之处:观察性非随机研究,由于没有吸烟、血脂情况和体重指数等指标,可能存在无法控制的混杂因素。
当前在中国,随着冠心病的抗栓力度增强,缺血时间在下降,但出血并发症在增加,最常见的出血临床表现是消化道出血,而高龄、消化道溃疡、NSAIDs或类固醇激素、HP感染是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2013年联合专家共识推荐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加用PPI治疗,但无明确指出单种或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在应用NSAIDs药物时是否应用PPI。这篇文章对于有着较高NSAIDs使用率的中国来说,不管在临床诊疗上还是科学研究中,都有着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