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精选

Content Selection

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 专家解读

SVN Blog

【SVN中文解读】3D T1黑血序列:颈动脉夹层诊断的得力助手

  • 来源:未知
  • 作者:郭珍妮,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日期:2016-11-09
  • 分享:

本文的作者及解读专家是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郭珍妮。

颈部动脉夹层是青年卒中的重要病因,在45岁以下缺血性卒中患者中高达10%~25%,颈部动脉夹层引起卒中的机制主要是动脉-动脉栓塞和血流动力学受损。早期准确的诊断可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以预防卒中的发生和复发。一般来说,颈部动脉夹层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等检查结果。但颈部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既可以表现为单纯头痛、颈部疼痛、Horner综合症、颅神经麻痹等局部症状,也可以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脊髓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影像学检查在颈部动脉夹层的诊断中至关重要。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和可动态观察等优势,一直被认为是颈部动脉夹层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费用昂贵、有创性且不能评价血管管壁改变的缺陷,其应用受到限制并逐渐被无创的影像学检查取代。随着核磁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联合轴位的2D T1黑血序列由于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高和无辐射的优势,成了颈部动脉夹层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但2D T1黑血序列有很多缺陷,比如对一个范围较大的病变需要分次扫描并且扫描时间长,对血管弯曲的部位不能很好显示等。3D T1黑血序列可以很好弥补这些缺陷。作为3D T1 黑血成像的一种,既往研究初步证实3D T1 VISTA序列可用于颈部动脉夹层的诊断。在此基础上,杨弋教授团队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的研究,分析了在3.0T核磁场强下3D T1 VISTA序列对颈部动脉夹层诊断的价值,同时探讨了其局限性。

该研究前瞻性纳入了46个临床怀疑颈部动脉夹层的患者。全部患者都接受了3D T1 VISTA检查,同时至少完成了颈部MRA、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和DSA其中一种检查。颈部动脉夹层的最终诊断基于病史、临床表现和所有影像学检查结果。共有21个患者最终诊断为颈部动脉夹层。单纯依靠3D T1 VISTA序列时,其中20个患者诊断为颈部动脉夹层。

同时研究还发现,在29例颈部动脉未发生闭塞的患者中,3D T1 VISTA序列均能准确区分患者是否存在夹层,但是在17例颈部动脉闭塞的患者,3D T1 VISTA序列只能准确区分出11例患者是否存在夹层,而对剩下的6例不能明确区分动脉闭塞的原因是否为夹层。

综上,杨弋教授团队的研究发现在3.0T核磁场强下,3D T1 VISTA序列对颈部动脉夹层有非常好的诊断价值。同时发现3D T1 VISTA序列对部分急性颈部动脉闭塞的患者,明确区分高信号病变为壁间血肿还是腔内血栓可能并不容易,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去解决这个问题,比如3D T1 VISTA的随访影像、对比增强成像或序列优化等。

3D T1 VISTA序列对颈部动脉夹层的诊断有非常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它仍然有自身的诊断缺陷,因此,本研究提示我们在颈部动脉夹层的诊断过程中需要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等检查结果,同时加快新一代影像学技术的研发。

原文出处Yun Luo, Zhen-Ni Guo, Peng-Peng Niu, Yang Liu,Hong-Wei Zhou, Hang Jin, Yi Yang. 3D T1-weighted black blood sequence at 3.0 Tesla for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artery dissection. Stroke Vasc Neurol October 25,1(3):14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