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精选
Content Selection
你在读吗?
Are You Reading?
[The BMJ] 服用避孕药会影响新生儿的健康吗?
- 来源:未知
- 作者:姚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日期:2016-05-12
- 分享:
导读:女性妊娠前后服用避孕药与胎儿出生缺陷有关吗?准备妊娠时停用避孕药的时间长短是否有影响?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口服避孕药是最常用的避孕方式。准确的应用避孕药能达到99%的避孕效果,但是由于漏服、错服,或药物相互之间反应,仍然有9%服用避孕药的女性出现怀孕。同时,很多女性在计划怀孕时,会将口服避孕停用几个月经周期。上述情况,使得女性子宫孕育胎儿时不可避免地暴露在外源性的性激素环境下。
尽管,那么多年来一直研究口服避孕药的安全性,但对于怀孕前和怀孕时应用避孕药对于胎儿是否有影响,却少有研究。特别是,这些关于外源性性激素是否对胎儿造成伤害以及血液循环中的性激素最长的作用时间等问题。
外源性激素对胎儿产生影响的理论机制是其可以增加维生素A的浓度,而维生素A可能是致畸的。同时有研究者认为口服避孕药后降低血清中叶酸的浓度,也是导致致畸的原因。
曾经有一些研究倒是显示口服避孕药和一些确切出生缺陷疾病有关,比如——左心发育不全综合征,腹裂,四肢缺陷和尿道异常,不过也有研究认为两者关联不大。但这些研究都存在方法学上的局限性。
因而,本研究进行了丹麦全国范围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收集了1997到2011年间丹麦全国口服避孕药的使用数据和婴儿出生缺陷情况。共涉及了88万例新出生的婴儿。主要终点为一年内婴儿的主要出生缺陷情况,次要重点为各系统缺陷情况。考虑的相关协变量包括:人口学特征(怀孕年龄、出生地点、教育、收入等),妊娠时期吸烟情况,妊娠时医疗卫生情况等。
结果发现:在88万新出生的胎儿中,2.5%的胎儿诊断了出生缺陷。有69%的母亲在准备怀孕前停服口服避孕药超过3个月。21%的母亲没有任何避孕药(这两组定义为对照组)。有8%的母亲是在怀孕前0-3月内停用的药物,这一部分母亲的孩子与对照组相比的风险比为0.98(95%CI 0.93-1.08,没有统计学意义)。有1%的母亲怀孕后仍然应用口服避孕药,与对照组相比的风险比为0.95(95% CI 0.84-1.08,没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结论:没有发现怀孕前后口服避孕药的应用和婴儿出生缺陷增加有关。
研究不足:并不清楚服用避孕药的女性是完全按照处方服用,婴儿出生缺陷一类疾病罕见,再者缺乏对叶酸的相关调查。
编者按:妊娠期间用药安全是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部分药物可能会致胎儿畸形。目前能够确定的导致妊娠期胎儿畸形的因素还不到50%,其中可以肯定是由于药物致畸的还不足5%。而避孕药同时又是十分常见的药物。本文通过大样本量数据没有发现妊娠前后避孕药的应用与胎儿出生缺陷有显著相关,这使得临床妇女在妊娠前后应用避孕药的安全性得以重新认识。但研究存在了人群等相关缺陷,在亚洲人群中可能应用避孕药的女性不如欧洲人群多,但这个问题也不容忽视;同时该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无法得出因果结论,可以通过更多的其它研究设计来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