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精选

Content Selection

你在读吗?

Are You Reading?

[The BMJ] 抗抑郁药物真的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吗?

  • 来源:未知
  • 作者:姚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日期:2016-05-15
  • 分享:

近日,一项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上的队列研究探索了抗抑郁药物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是否相关这一广为关注的问题。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通常应用抗抑郁药物来治疗。抑郁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对于抗抑郁药物治疗本身是否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目前存在争议。明确这一问题十分重要,因为抗抑郁药物在全球范围内普遍使用,用量呈上升趋势。美国2005-08年间,抗抑郁药的用量在所有处方药物中排第三名,同1988-94年相比,其用量增加了近400%。在英国,仅2013年就有5300万张抗抑郁药的处方,与过去10年相比增加近2倍。这些处方中,超过54%属于SSIRs类药物(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将近1400万处方为西酞普兰。

从理论上讲,SSIRs类抗抑郁药物可能会对凝血功能造成影响,虽然有很多关于其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关联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均存在一些局限,如所选择的特殊人群和样本量估算不足,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的观察时间偏短,对发现心血管相关事件的把握度不够等。一项囊括13项观察试验的荟萃分析显示,SSIRs类药物与脑卒中和心肌梗死风险增加有关,但仅限于老年人群。考虑到中青年是使用抗抑郁药物的主体人群,研究不同年龄段使用抗抑郁药物的心血管结局尤为必要。

此外,美国药监局(FDA)和欧洲药物监管部门同时颁布了一项关于西酞普兰这一抗抑郁药物使用的规定,要求剂量不超过40mg/天(基于一项113人参与的试验研究结果),认为西酞普兰的使用可能会引起QT间期的延长,进而可能导致心律失常。不过,很少有研究对不同的抗抑郁药物进行心律失常风险评估。

因此,本文研究团队选择了英国2001-2011年间共23.8万名20-64岁首次诊断为抑郁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初级医疗机构就诊),进行队列研究,暴露因素为不同类型的抗抑郁药物(三环类、SSIRs类或其他),记录药物使用的剂量和时间,共随访5年,旨在探讨不同类别的抗抑郁药物与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在5年的随访期间,共有772名受试者患心肌梗死,1106名患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452名被诊断为心律失常。在应用抗抑郁药物和心肌梗死之间并没有发现显著相关性。在随访的第一年,使用SSIRs类药物患者与不应用的患者相比心肌梗死的风险下降(调整后HR值为 0.58,CI 0.42-0.79)。也未发现使用抗抑郁药物与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之间的关系。尽管在最初使用三环类抑郁药物的28天内发现心律失常明显增加(调整后HR 1.99, 1.27-3.13),但在5年的随访中并没有发现抗抑郁药物使用与心律失常增加明显相关。同时,氟西汀与心律失常风险下降明显相关(0.74,0.59-0.92),西酞普兰的大剂量使用(≥40mg/d)与心律失常风险增加有关(1.11,0.72-1.71)。

研究结论:本研究没有发现20-64岁抑郁症患者使用SSIRs类药物或西酞普兰与心律失常、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风险增加有关。同时研究提示应用SSIRs类药物可能会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特别是氟西汀。

研究不足:研究没有对受试者抑郁的严重程度进行记录;可能存在抗抑郁药物使用的错误分类;一些人也许没有真正使用或没有按照处方的剂量使用抗抑郁药物;尽管队列研究的受试者数量很大,但源于抗抑郁药物这一暴露因素的结局事件较少。

编者按: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之一,通常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尤其是SSIRs药物。抑郁症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但尚不清楚抗抑郁药物是否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本研究通过大样本量初级医疗机构的队列研究证实了:在年轻人群中,抗抑郁药物的使用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没有明显关联性。这一结论为抑郁症诊治中医生权衡抗抑郁药物使用的风险利弊提供了循证医学的帮助,有利于抑郁症患者,尤其是在初级医疗机构寻求治疗的患者合理使用抗抑郁药物。

原文出处:Coupland C, Hill T, Morriss R, etc. Antidepressant use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eople aged 20 to 64: cohort study using primary care database. BMJ 2016;352:i1350 doi: 10.1136/bmj.i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