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精选

Content Selection

中国佳稿

Articles from China

The BMJ |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降压试验II(CATIS-2):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盲终点的3期临床试验

  • 分享:

 主要发现:

近日,The BMJ发表了一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王拥军教授、刘丽萍教授团队联合美国杜兰大学Jiang He教授及苏州大学张永红教授共同设计并完成的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盲终点的3期临床试验。该研究旨在比较早期降压治疗(发病后24~48小时启动)与延迟降压治疗(发病后第8天启动)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0天死亡或严重残疾(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分)复合结局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启动降压治疗并未能降低复合事件风险。

 

 

原文献信息:

Early versus delayed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aemic stroke: multicentre, open label,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iu L, Xie X, Pan Y, Wang A, Wei Y, Liu J et al.


BMJ 2023; 383 :e076448

doi:10.1136/bmj-2023-076448

 
 

背景介绍

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升高的情况很常见,并且与不良功能结局有关。然而,目前关于降压治疗的最佳时机尚无定论。该研究旨在验证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后24~48小时启动早期降压治疗与发病后第8天启动延迟降压治疗相比,是否能降低患者90天死亡或严重残疾复合结局的风险。

 

主要研究

该研究共纳入了来自中国106家分中心的4810例血压升高(收缩压140~220 mm Hg)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后的24~48小时内,他们被随机分配至早期降压治疗组(随机分组后24小时内收缩压下降10~20%,5天内达到血压<140/90 mmHg,此后维持该水平)或延迟降压治疗组(发病后7天内停用所有家庭降压药物,在发病后第8天启动降压治疗,并在两周内达到血压<140/90 mm Hg,此后维持在该水平)。研究的主要结局是90天死亡或严重残疾(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分)的复合结局。

 

最终,早期降压治疗组共有2413例患者,延迟降压治疗组共有2397例。研究人群的平均年龄为63.7岁,其中男性占65.0%。在随机化后的24小时内,早期降压治疗组的平均收缩压水平较基线降低了16.4 mm Hg(SD 19.7),延迟降压治疗组的平均收缩压水平较基线降低了8.6 mm Hg(SD 16.9)(组差-7.8 mm Hg [95% CI, -8.9 至 -6.7],P<0.001)。随机化后第7天时,早期降压治疗组的平均收缩压为139.1 mm Hg,延迟降压治疗组的平均收缩压为150.9 mm Hg(组差-11.9 mm Hg [95% CI, -12.9 至 -10.9],P<0.001)。延迟降压治疗组第8天启动降压治疗后,在第14天两组间的平均收缩压差异降至-2.3mm Hg,在第19天进一步降至-0.9mm Hg。

 

早期降压治疗组有289例(12.0%)患者、延迟降压治疗组有250例(10.5%)患者出现了主要结局(OR 1.18 [95% CI, 0.98 至 1.41],P=0.083)。两组间的卒中复发率、主要血管事件率、严重不良事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able 3)。而且,主要结局在年龄、性别、基线收缩压水平、NIHSS评分、高血压病史、降压药物使用和缺血性卒中亚型各预设亚组中均无差异。

 

对于未接受静脉溶栓或血管开通治疗、伴有血压升高的急性轻-中度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启动早期降压治疗与延迟降压治疗相比并未能降低死亡和严重残疾复合事件的风险。该研究提供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血压管理的新证据。既往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降压试验(CATIS)研究提示,在发病48小时内启动早期降压治疗对14天/90天死亡或严重残疾、卒中复发和主要血管事件的影响为中性。该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将降压治疗延迟到发病后第八天并不会增加这些临床结局的风险。

 

作者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刘丽萍教授为该文的第一作者。

 

刘丽萍,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神经重症医学科主任。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科技部、国自然基金委、教育部、北京市科委的科研项目,发表SCI学术论著200余篇,牵头或主要参与30余部专业领域指南及专著的编写。作为主要参与人,曾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教育部高校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北京市科学进步奖一等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技奖一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科学技术奖项与表彰,2020年被世界卒中组织授予“WSO AWARD FOR SERVICES TO STROKE”。

 

美国杜兰大学Jiang He教授为通讯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王拥军教授及苏州大学张永红教授为共同PI。

 

Jiang He,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美国杜兰大学流行病学系主任、教授,临床医学系教授,美国杜兰大学转化科学研究所所长,世界知名流行病学和临床转化研究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流行病学和临床转化研究。作为学科领头人先后主持了20余项美国国立卫生院所资助的研究项目,牵头或主要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和全球公共卫生政策和临床指南。在NEJM、LANCET、JAMA、BMJ、Nature Genetic、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Circulation、Hypertension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高影响力的学术论文,Google学术总引用超过150000次。

 

王拥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神经内科教授。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卒中学会会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SVN)期刊主编。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非传染性慢病领域首席专家、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EJM、JAMA、BMJ、Circulation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获首批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张永红,曾任苏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现任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流行病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老年病预防与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为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与临床转化,在该领域,已先后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部课题。在JAMA、Neurology、Annals of Neurology、Stroke、Hypertension、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Clin Chem等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

 

 

 

关于The BMJ

The BMJ是享誉世界的四大综合医学期刊之一,出版高质量的研究、综述、专家评述、权威观点及医学教育内容等。秉持“创造一个更健康的世界”的愿景,The BMJ致力于为医生、研究人员和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知识与信息,帮助医生做出更好的临床决策,最终改善患者结局。

 

2022年影响因子:105.7

期刊主页:bm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