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精选

Content Selection

中国佳稿

Articles from China

The BMJ | 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III期临床试验验证甲钴胺预防卡培他滨所致严重手足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分享:

 主要发现

近日,The BMJ在线发表了一项评价口服甲钴胺用于预防卡培他滨所致手足综合征(HF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发现,口服甲钴胺可以显著降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辅助卡培他滨的严重HFS的发生率,且未观察到特殊不良反应,并可减少卡培他滨剂量调整的需求。该研究在中国人群中证实,维生素B12衍生物甲钴胺可安全、有效地预防卡培他滨所致严重手足综合征的发生,为需行卡培他滨治疗的实体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且安全的HFS预防新方案,并有望为相关预防指南的更新补充高级别临床依据


原文献信息:
Effect of methylcobalamin on capecitabine induced hand-foot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 HER2 negative early breast cancer: multicentre, double blind, randomised, placebo 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Xia Y, Zhu Y, Ling L, Xu F, Yang Y, Ye J et al. 
BMJ 2025; 390 :e084290
doi: 10.1136/bmj-2025-084290

研究背景
临床上,HER2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占比约80%。证据表明辅助卡培他滨强化治疗可以改善HER2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HFS是卡培他滨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介于29%至73%之间。尽管HFS不会危及生命,但是2/3级HFS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患者无法耐受,由于无显著有效且安全的预防方案,临床上“被迫”通过卡培他滨的减量或停药来缓解HFS,但这样会影响治疗疗效和患者生存预后。因此,探索安全有效的预防卡培他滨所致的2/3级HFS的策略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

目前,塞来昔布、外用扶他林软膏和尿素乳膏被报道用于预防卡培他滨相关HFS。然而,长期使用塞来昔布可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Zhang RX et al. Ann Oncol 2012; Caldwell B et al. J R Soc Med 2006);有关扶他林软膏的临床研究对HFS评估不够全面(仅评估手部)(Santhosh A, et al. J Clin Oncol 2024);尿素乳膏可减少1级HFS发生,但对2/3级HFS的预防效果尚不明确(Hofheinz RD, et al. J Clin Oncol 2015)。以上局限性导致这些药物在卡培他滨所致HFS的预防指南中证据等级和推荐强度均相对有限(最高仅为IIB级)。因此,临床仍需更安全、高效的预防手段。甲钴胺作为维生素B12的一种衍生物,可通过增强ERK1/2和AKT活性促进神经修复与再生,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和感觉异常,改善小纤维神经病变,提示甲钴胺具备预防卡培他滨所致HFS的潜在可能性。

研究方法
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入选的受试者为18到75周岁的需要接收辅助卡培他滨治疗的HER2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符合条件的受试者入组随机接受口服甲钴胺/安慰剂(0.5mg/次,3次/天)及卡培他滨(2000mg/m2/天)治疗。主要疗效指标为辅助卡培他滨治疗期间首次发生2/3级HFS的受试者比例。



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甲钴胺组2/3级HFS发生率为14.5%(17例),安慰剂组为29.1%(34例),率差为−14.5%(95%置信区间:−24.9%至−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甲钴胺在降低HFS发生率方面显著优于安慰剂。亚组分析显示,甲钴胺对比安慰剂在预防2/3级HFS方面的优势在各亚组中均基本一致。次要疗效指标方面,甲钴胺组因HFS导致卡培他滨减量或停药的比例低于安慰剂组(7.7% [9/117] vs. 13.7% [16/117])。




安全性方面,甲钴胺组治疗中出现的其它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发生率相近,甲钴胺组为75.2%(88/117),安慰剂组为81.2%(95/117),发生类型与安慰剂组基本相同,未报告甲钴胺特有的不良反应。



 
总结
该项III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表明,口服甲钴胺与安慰剂相比,显著降低了HER2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在卡培他滨辅助强化治疗中2/3级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且未出现额外的毒性反应,并减少了卡培他滨剂量调整的需求。

在临床实践中,卡培他滨不仅用于HER2阴性早期乳腺癌的辅助强化治疗,还广泛应用在晚期乳腺癌以及其他实体瘤领域(如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该研究为接受卡培他滨抗肿瘤治疗患者的HFS管理提供了新证据,可保障卡培他滨足量足疗程治疗,从而提升治疗效果,保障患者获益,并有望为相关预防指南的更新补充高级别临床依据。


作者信息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夏源、朱影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菲,中山大学公卫学院凌莉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杨雅平为共同第一作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龚畅教授为通讯作者。


 

关于 The BMJ
The BMJ 是享誉世界的综合医学期刊之一,出版高质量的研究、综述、专家评述、权威观点及医学教育内容等。秉持“创造一个更健康的世界”的愿景,The BMJ 致力于为医生、研究人员和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知识与信息,帮助医生做出更好的临床决策,最终改善患者结局。
 
2024年影响因子:42.7

期刊主页:bmj.com